
发布日期:2025-07-04 11:13 点击次数:65
图片骚妹妹
下乾上兑
【夬。扬于王庭,孚号,有厉告自邑。不利即戎,利有攸往。】
《夬》,卦名。
《小尔雅·广言》《广雅·释诂》并曰:“扬,举也。”
孚,古俘字。
号,哭号。
厉,危也。
即犹从也。
戎,兵也。即戎谓从军,不论其为官为兵。
卦辞言:东说念主以从军征伐有功,举用于王庭,但其所得之俘虏则哭号,被征伐之国将侵其边邑以挫折,因而有危险之事自邑来告。故不利于从军,只利于有所往。
“不利即戎。”即犹从也。《屯》六三:“即鹿无虞。”《象传》曰:“即鹿无虞,以从禽也。”正以“从”释“即”。《讼》九四云:“复即命。”孔疏:“即,就也。”又曰:“即,从也。”《左传》僖公二十四年:“即聋从昧。”定公四年:“用即命于周。”即并从义。即戎谓从军,将帅率兵出征,士兵投军出征,皆谓之即戎。《论语·子路》篇:“善东说念主教民七年,亦不错即戎矣。”其义同。
美国唐人社高亨先生在《周易古经今注》中合计:扬疑借为详,《说文》:“详,审议也。”“扬于王庭”句,言审议俘虏于王庭也。“孚号”句,言俘虏被刑而哭号也。“有厉告自邑”句,言有危机之事自邑来告,所谓危机之事,疑是邻敌犯境也。此殆古代故事,盖有王者,坐朝审议俘虏,加之以刑,俘虏哭号,正在此时,邻敌犯境,邑东说念主来告,其事之秀丽乃不利即戎,利有攸往。本文合计此解亦通,可作念参考。
陈饱读应先生在《周易今注今译》中合计:夬卦,上兑下乾,证据《说卦》,兑为口,为巫,乾为天,象朝廷。夬卦象巫东说念主在王庭占断卦兆。卦辞解说为:占卜东说念主在王庭声称,卦兆透露将有属邑东说念主前来讲明危险之事,不利于出兵,作念其他事有意。
初九:壮于前趾,往不堪,为咎。壮借为戕,伤也。
趾,足指也。
足指在前,故曰前趾。
东说念主伤于前趾,有所往则不堪步趋之任,成为灾咎。
九二:惕号,莫夜有戎,勿恤。惕,惧也。
号,呐喊。
莫,古暮字。
戎指寇兵。
恤,忧也。
爻辞言:懦弱而呐喊,夜间有寇兵来,然亦勿忧,不及为患。
九三:壮于頄,有凶。正人夬夬独行,遇雨若濡,有愠无咎。壮借为戕,伤也。
頄,面颧也。
夬借为趹。趹趹,急走之貌。
王念孙曰:“若犹而也。”
濡,湿也。
愠,不忻悦也。
爻辞言:伤于面颧,是凶象。正人出门以避凶,急急独行,遇雨而穿戴湿,仅令东说念主不快资料,无咎。
九四:臀无肤,其行次且,牵羊悔一火。闻言不信。肤,皮肉也。
次且借为趑趄,行不进之貌。
筮遇此爻,将受刑杖,臀部皮开肉脱,其行趑趄而难进,但牵羊献当权之东说念主,则其悔可一火。又筮遇此爻,所闻之言不信实,乃流言。
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楚子围郑,克之,入自皇门,至于逵路,郑伯肉袒牵羊以逆。”杜注:“肉袒牵羊,示服为臣仆。”此爻之牵羊,盖与《左传》同。疑似肉袒以示愿受管束,牵羊以欲求免祸。高亨先生合计,古东说念主以羊为吉祥之物,《说文》:“羊,祥也。”、善、好意思等字义皆从羊。或先习尚俗,合计牵羊不错解厄、除灾、负担成祥。然则陈饱读应先生不认可这个不雅点,他合计羊在《易》中多为壮贪抵狠之象。
“闻言不信”句,高亨先生在《周易古经今注》中说:疑古东说念主闻言不成定其诚否,盖亦筮之,若遇此爻,则其言不诚,故曰“闻言不信”。
九五:苋陆夬夬中行,无咎。苋作为萈,形似而误。萈,山羊之细角者。
陆借为踛,跳而驰也。
夬夬借为趹趹,急走之貌。
行,说念路也。
苋羊跳驰趹趹然于说念路之中,乃目田飞奔之象,故筮遇此爻,无咎。
“苋陆夬夬中行无咎。”《释文》:“苋,一册作莞。陆,蜀才作睦。”《集解》引《虞翻》曰:“苋,说(悦)也。陆,情切也。”此解似合于传意。但虞氏训苋为说,尚不确实。苋作为莧。《易》传乃读苋为宽(宽从苋声,二字古通用。)读陆为睦(陆睦皆从圭声,二字古通用。蜀才本作睦,用本字。)宽睦谓对东说念主宽大而情切也。
上六:无号,终有凶。无作为犬,形似而误。
号,哭号。古东说念主以犬号为恶兆。《墨子·非攻》下篇:“昔者三苗大乱,犬哭乎市。”是其例。
爻辞言:犬号,终有凶。
《传》解《夬》卦
彖
《夬》卦象本义在于“决然”,然则,五阳的“决然”并莫得获取祥瑞,因此,卦中的五阳爻无一“吉”,这确凿是阐发了“凡人难养”的困苦与无奈。虽然,将要被撤退的“凡人”也定然在劫难逃。在五阳与一阴的决斗中,两边均不得从容,故《夬》卦是一个杀气腾腾的卦。
图片
夬卦
具体就各爻而言:初九壮于乾刚,却“往不堪”;九二失位无应而“惕号”、“有戎”;九三“夬夬独行”而“有凶”;九四失位于兑而受刑;九五“中行”君位,仅得“无咎”资料;上六当位而应下,虽荣幸“无号”却“终有凶”。一个凡人使五个正人如斯遭灾。可悲的是,这种情况并非仅存于《夬》卦中,现实生存中更是不乏其例。
总之,夬卦,乾下兑上,五阳共决一阴,秀丽着“决断”。一阴为上六,阴为凡人,凡人凌越于五阳之上,五阳以阳刚与之决断。
《彖》曰:“夬”,决也,刚决柔也。健而说,决而和;“扬于王庭”,柔乘五刚也;“孚号有厉”,其危乃光也;“告自邑,不利即戎”,所尚乃穷也;“利有攸往”,刚长乃终也。
①健而说,决而和:《夬》下卦为乾,乾为健,上卦为兑,兑为悦。刚健能决,兑悦能和,故曰“决而和”。
②柔乘五刚:柔,指上六之阴柔。乘,凌驾。五刚,即柔下之五位阳爻。一阴在五阳之上,故曰“柔乘五刚”。
③其危乃光:五阳决一柔,凡人为危,正人除危,则其说念德能光大。
④所尚乃穷:尚,阐发。正人所阐发的“夬”说念,是“健而说,决而和”,用兵动武,则使“夬”说念穷,故曰“所尚乃穷”。
⑤刚长乃终:终,成,好的着力。以五刚决一柔,其功则成。
《彖传》说:“夬”,等于决断,以五阳刚与一阴爻决断。刚健而又和悦,刚健能断,兑悦能和;“在王庭上阐发阳刚之德与凡人决断”,这是因为有一阴柔凡人凌驾于五位阳刚之爻上;“怀着诚信命令世东说念主注重危险”,那么,正人扬弃危险的说念德就会光大;“从城邑命令见告即可,不利于兴师作战”,这是因为动武用兵就会使正人决断凡人的说念德穷尽;“有意于有所前去”,这阐发以阳刚决断凡人的“夬”说念终有所成。
大象
《象》曰:泽上于天,夬。正人以施禄及下,居德则忌。
①泽上于天,夬:兑为泽在上,乾为天鄙人,故曰“泽上于天”,泽水在天,乾阳决之,使之决降为雨,故谓之“决断”。
②正人以施禄及下,居德则忌:禄,俸禄,即君之恩泽。忌,禁忌,忌讳。德,阳为德,指有德者。使有德者居家而不食君禄,这是正人所忌讳的事。
《象传》说:泽水化气上达于天,秀丽着决断。正人不雅此卦象,知说念要像泽水着落于天同样广施恩禄于下,使有德者居家而不食君禄,这是正人所忌讳的事。
小象
图片
初九在乾阳之下,其应在四,四失位在兑卦,兑为毁折,故有伤于足趾之象,伤则不宜前去,因为前去则与九四相应,九四失位不成应,虽往而不堪,故有“咎”。
九二失位,变正则与四成巽,与初、三则成离。巽为命令,离为兵胄,故有兵戎之象。另,九二刚健居中,高下皆以阳刚为邻,实为阳中之阳,健而又健。“赳赳武夫,公侯干城”,虽暮有其戎,理当“勿恤”。
九三独与上六应,上六为阴,为凡人,上在兑极,兑为毁折,故曰“壮于颃”;有伤且与凡人应,故“有凶”。卦中众阳决于上六,唯九三与之有应,故曰九三“夬夬独行”。上为兑,兑泽降水为雨,故曰“遇雨若濡”。独行且遇雨湿衣,故“有愠”。唯九三与上六当位,其他各爻均失位,但辞系“凶”字的亦然九三与上六。上六位居九五之上,为众阳所决,一如桀纣之暴。九三当位居正,却失之于所应,以凡人为友,故九三之凶,不在其位,在其所应之东说念主。
九四居位不正,处在兑下,兑为损害,有受笞杖之象,故曰“臀无肤”;伤则“其行次且”。九四因失位不正,臀部被杖笞皮伤肉绽,趑趄难行;若牵着一只羊献给当权者,则悔怨就会清除,然则,他莫得听从此言。九四,故曰“位不当”。四失位不正,变而正则为坎,坎为耳,入兑则毁折,故曰“聪不解”。
《易》本为卜筮作,筮遇此爻则此爻动,动则变,变则四当位而正,正则九二至四成兑,兑为羊,故“牵羊”者不变亦然四,变亦然四。
九五居中处正,故曰“中行”,有众阳为助而断根凡人,故曰“无咎”。四动变后,则四至上成坎,离旁通而伏于坎,隐伏不显,其德不彰,故曰“未光”。然九五为中而为一卦之主,居王者之尊,以“夬夬”之决,仅获“无咎”,故其中正之说念未光大。
上六,居《夬》之极,以凡人而居群阳之上,故其凶非嚎啕所能免,故曰“终有凶”。凡人得宠则大肆,失势则嚎啕,所幸的是《夬》之上六并莫得给凡人延迟性命的契机,因为五阳皆知“大肆”与“嚎啕”是凡人常用的伎俩。
图片
参考竹素:高亨《周易古经今注》(清华大学出书社)、《周易大传今注》(皆鲁书社)骚妹妹,杨天才《周易》(中华书局)译注,陈饱读应、赵建伟《周易今注今译》(中华书局),李零《死生有命华贵在天〈周易〉的当然形而上学》(三联书店),于豪亮《马王堆帛书〈周易〉释文校注》(上海古籍出书社)
本站仅提供存储就业,扫数推行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推行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小萝莉渔网袜自慰流水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Copyright © 2013-2024 版权所有